为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在我省掀起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热潮,着力发掘和培育一批优质的文明实践社会化志愿服务项目,促进我省文明实践志愿服务规范化、制度化、社会化发展,省文明办组织了首届江西省文明实践社会化志愿服务项目大赛,评定一类项目80个、二类项目200个。为发挥引领示范作用,“文明江西”微信公众号开设专栏,对部分优秀志愿服务项目进行展播,今天展播的是一类项目:章金媛“智慧助老”志愿服务项目、“青青小禾系乡情”三留守人员关爱志愿服务项目。
章金媛“智慧助老”志愿服务项目
项目简介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老年人因不会使用智能设备而陷入窘境。他们的使用难点主要包括:对网络不熟悉,遇到问题无法解决;周围没人帮助,操作太复杂等。针对以上问题,章金媛“智慧助老”志愿服务项目自2021年起持续为南昌市部分有意愿的老年人,围绕出行难、就医难等高频事项和服务场景,提供智能设备化培训,让更多的老年人群乐享数字化红利。
在项目实施前,为确保工作落实到位,行之有效,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由章金媛爱心奉献团南昌市第一医院志愿服务队,联合南昌市多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对执行志愿者集中化培训,培训内容涵盖了“我教老人用手机”等,通过培训,孵化了一批具备教学能力的优秀志愿者。同时将预防风险、防止受骗等知识技能列为老年教育的必修课程,并通过给予适当激励、授予证书等方式调动老年人学习的积极性,确保培训内容实用性。为达到培训区域广、受众人员多的目标,活动期间,志愿者深入城乡社区开展志愿服务,分别在南昌市民巷社区、小金台社区等多地采用大讲堂的形式,围绕最基本、最常用、与生活最贴切的操作技能,采取上门、线上教学、发放宣传手册等形式,进行“一对一”或“一对多”教学。同时鼓励培训后技术较强的老年人带动帮助、培训身边同龄人,提高他们运用智能技术的能力。培训期间还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慢病管理及健康科普”活动,包括联合义诊、健康咨询、免费测血压、测血糖等,联通老人美好生活。
2021年至今共开展章金媛“智慧助老”志愿服务场次169次,参与志愿者共860余人,培训受益老人1650人,辐射受益老人16500人,志愿服务总时长2160小时。
章金媛“智慧助老”志愿服务项目先后刊登在新华网进行宣传,同时荣获2021年南昌市优秀红十字志愿服务项目,2022年首届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品牌项目金奖。通过“智慧助老”系列活动,希望能让更多志愿者们了解“智慧助老”并加入宣传“智慧助老”的活动中来,让老年人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乐享“数字生活”。
通过一次次手把手地教导,志愿者们付出的是时间和汗水,收获的是老人们纯真的微笑与感谢。在南昌市民巷社区开展活动后,老人们纷纷表示收获颇多,不少老人感叹道:“现场的志愿者教会了我们如何网上购买火车票、使用老年版乘车软件等,实在太便捷了,没想到智能手机软件有这么多的功能值得我们学习,我们会将所学习到的知识教会给身边的老人,让更多老人学会使用智能手机,为智慧助老公益活动助力。”
“青青小禾系乡情”三留守人员关爱志愿服务项目
项目简介
上饶市古称广信、信州,以“山郁珍奇,上乘富饶”得名上饶,有“四省通衢”“豫章第一门户”之称。是革命老区、红色文化传承创新区,也是我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之一。“青青小禾系乡情”三留守人员关爱志愿服务项目设计初衷选取“可听、可看、可说、可参与”的形式,引导留守儿童认识自我、认识家庭、认识家乡,厚植乡情、联系亲情、情系乡亲,将乡土自豪感播种在心中。
项目以发现“乡土乡情之美”,传承“红色革命历史、地名文化、传统文化”为切入点,聚焦“三留守”(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留守妇女)人员的朋辈支持需求、代际沟通需求、社会性成长需求,将留守家庭整体定位为服务对象,设计开展“赞家乡”“话家乡”“绘家乡”系列活动,发掘、激发服务对象潜能,唤醒老一辈的红色记忆与自信,厚植儿童“孝老爱亲,热爱家乡”情怀。实现留守长者从接受服务的弱势群体转变为讲述历史的“使能者”,留守儿童成为地方文化的“宣传者”,老少扶持,共同成长的目标。
与此同时,优化服务模式,建立了市、县公益组织合作,“社工+志愿者”联动机制,培育地方志愿服务组织与志愿者,为乡村未成年人关爱、保护服务提供人员与专业支持。应用优势视角与增能理论,将留守于家乡的困境转化为与家乡、亲人的密切联系,通过把乡情外化为传承地名文化、传统文化、家乡风俗与习俗,设计开展儿童成长小组,提升儿童技能学习、同伴认同、自我实现、团队精神、社会责任。应用生态系统理论,设计开展家庭成员共同参与的社区活动,从厘清各方角色定位、增进了解与合作、构建有效沟通的桥梁三方面着手,修复老人社会支持网络与家庭功能。探索应用地区发展模式引导社区居民开展公益活动,培育“祖孙”志愿者骨干,参与解决社区问题,营造友爱互助的社区文化与居民参与的服务机制。
赋能成长破解留守困局,发挥志愿服务支持性作用项目以服务“赋能”受助对象,设计了《认识家乡,看到家乡的美》《探索家乡,感受朴素的乡情》《情系家乡,新一年要加油》等板块,支持受助对象从心理、知识储备、服务技能等多方面具备自主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能力与意愿,培养“祖孙”志愿者,传递志愿服务“人人可为”理念。
规范管理优化服务模式,强化公益组织专业性支持项目采取“1+6+N”模式,由上饶市社会工作协会社工进行项目设计与执行指导,选择县区公益组织落地实施,先后投放余干县、广信区、信州区、横峰县、铅山县、玉山县,联动当地公益组织6家,发动志愿者152人,开展服务72期,服务对象175人,志愿服务总时长5029.31 小时。有别于个体组织独立开展的志愿服务活动,项目采取市县乡村联动,执行过程中市社协就项目作进一步规范,以活动前培训、过程中指导、完成后评估的方式提升执行者服务水平,支持地方在项目方案基础上拓展服务板块,链接当地资源,实现品牌项目“本土化”,有助于项目进一步自主实施、定点实施、持续实施。
倡导传承精神文化内核,延展品牌项目示范性影响项目在实施过程中把握文化输出“准确性”、传播形式的“多样性”,注重项目实施成效。选派上饶市博物馆、上饶集中营革命烈士纪念馆、上饶市规划馆专业讲解员作为志愿者,以“社工+专业志愿者+地方组织志愿者”团队,注重服务家庭的选择,因地制宜挖掘地方特色,遵循服务计划分期推进。让书本上的历史、地图上的地名“活起来”,广泛地传播,生动地传承。
江西志愿服务网版权声明 |
1.本网专稿栏内的所有作品,包括标有“江西志愿服务网”LOGO的图片,版权均属于江西志愿服务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经本网授权使用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江西志愿服务网”和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注明“来源:×××”(非江西志愿服务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3.在本网的新闻信息页面上进行跟帖或发表言论者,不代表本网观点,文责自负。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发布之后30日内同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