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明实践
  • 文明创建
  • 文明培育
文明城市 文明村镇 文明单位 文明校园 文明家庭
道德模范 身边好人 新时代好少年 江西好人馆 百场辅导进百校
2025年04月05日 周六
 

您当前的位置 : 江西文明网媒体融合技术平台  >  新闻  >  信息资讯

我在基层当导师

2025/03/26 14:50   作者:  编辑:左锴   来源:大江网-江南都市报

  开栏的话

  当下的赣鄱大地,“四个100”文化导师下乡计划如火如荼地开展,到处是活跃跃的创造。在该计划实施一个月之际,江南都市报开设“我在基层当导师”专栏,通过本报5位新闻导师以及所属的5个文化导师团队的视角,记录工作进展,聚焦基层变化,体现导师担当,以生动实践展现“四个100”文化导师下乡计划在以文化之力赋能乡村全面振兴方面作出的贡献和取得的成效。

  导师手记

  文化导师下乡从“听”开始

  南昌市东湖区新闻导师 游静

  “我们对外宣传散而乱,很难让人留下深刻印象,希望能够提升新闻策划能力,打造本地文化IP。”

  “街道的节日活动一个不落,但大家参与的热情不高,希望能够提升活动水平,丰富居民文化生活。”

  …………

  一个个来自基层的需求,被导师们记下来,挂心上。

  “我计划开发内容鲜活且有地方特色的微宣讲课程,破解当地理论宣讲模式较为传统的问题。”

  “我制定了非遗进学校、进街道、进园区的时间表,展示非遗魅力的同时,培养一批传承人。”

  …………

  一个个来自导师的回应,已经成为计划表,开启进度条。

  3月26日,正值“四个100”文化导师下乡计划启动仪式召开一个月。这一个月来,文化导师加快适应新的身份,在全部完成见面对接的基础上,有的带上“徒弟”开始结对帮带,有的拿起“话筒”为居民传道解惑,有的搭建团队为地方筹划项目。

  我们看到,文化导师服务内容各不相同、丰富多彩,文化服务的起始动作却整齐划一,用一个字概括——“听”。在座谈会上“听”,聆听参会代表提出的需求;在田间地头上“听”,倾听村民群众真实的呼声。文化导师在交流中摸清“家底”,在沟通中清晰定位,在讨论中酝酿计划,力求把基层真正需要的文化“食粮”送到群众家门口。

  这一个“听”字,也反映出“四个100”文化导师下乡计划的一大特色,创新了“群众点单、导师接单”模式,实现了文化服务从“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的转变,开启了一场文化服务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乡村振兴培育持久文化动能,推动送文化、种文化、育文化工程开花结果。

  “满月”是个值得被记录的日子,既有对当下的肯定和关注,也有对未来的畅想和祝福。“满月”的文化导师,听进去、沉下去、动起来,在这场文化人才和人民群众双向赋能、双向滋养的历程中,为乡村全面振兴贡献力量!

  新闻链接

  “四个100”文化导师下乡计划是指选派100名新闻宣传导师、100名宣讲导师、100名文艺导师、100名非遗传承导师,通过“4+1”结对模式(每4名导师对接1个县)覆盖江西省100个县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更多相关新闻及资讯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文明江西(wenmjx)"和官方APP"文明江西"。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意见建议 | 赣公网安备 36010802000294号
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江西省文明办 主管 | 江西日报社 主办 | 举报电话:0791-86847779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证号:1409348 赣ICP备08100009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6120170003 赣网文[2021]1463-016号
出版许可:新出网证(赣)字07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B2-20070031 国新网许可证编号:3612008001
新闻投稿:news@jxwmw.cn 文明创建投稿:jx-wmb@163.com
  • 客户端
  • 官方微博
  •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