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江西省文明实践>> 正文                              查看更多>>
致力唱响“新余有爱”志愿服务品牌
江西省文明实践   2014-11-28 16:30:35  编辑:李芳 作者:佚名

新余,是一座有爱的城市,又是一个温馨的家园。近年来,该市 一直致力于以志愿服务引领城市文明建设,提升城市文化内涵。新余市委书记刘捷提出打造“新余有爱”的志愿服务品牌,让每个生活在新余的人感到更加幸福、更加有爱。新余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也用爱唱响了文明建设的主旋律,使新余成为一个关爱别人,愿意奉献,充满爱心的城市。随着全国网络媒体新余行,记者深深的感受到了这座年轻而充满活力城市的有爱。

新余志愿者服务中心

志愿者和老人们在一起

  2009年,为照顾突发脑溢血导致全身瘫痪的母亲,就读新余学院的九江修水籍女大学生黎珍毅然选择休学回家,一边当小学代课教师、一边独自守护 母亲3年多,被多家媒体称为“当代孝女”。黎珍休学照顾瘫痪母亲的故事感动了整个新余。为帮助黎珍完成学业,我市各界纷纷伸出援手,掀起了一场爱心接力活 动。2013年10月,在新余学院、市志愿者服务总队、市红十字会、市残联、爱心市民的关爱下,黎珍带着母亲回到了新余,我市一家养老会所机构——银河国 际颐养会所免费为黎珍母亲提供吃、住及医疗、护理等方面帮助。11月4日,黎珍带着愉快的心情正式步入大学课堂。学院为照顾黎珍,特意安排校车途经银河国 际,接送黎珍上、下学,并组织老师为黎珍补课,班上同学也自发成立帮扶小组,为黎珍解决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去年12月,黎珍荣登“中国好人榜”。

  2013年12月8日,经过近两年的建设,水北镇熊坑村18栋72套连体别墅全部竣工,全村72户农户家家一套3层别墅,户户228平方米。更 让外人惊异的是,这18栋别墅,包括整个新村配套设施,由熊坑村走出的4位农民企业家熊水华、熊水生、熊九仔、熊习生捐资近3600万元兴建。同时,4人 再捐资130万元,设立养老基金,建设老年人“颐养之家”,对全村60岁以上老人采取居家养老、集中供养的模式,为老人提供免费就餐及相关服务。

  渝水区罗坊镇离休教师蒋国珍每月有2830元的离休金,生活却极其俭朴,他用全部收入奖励和资助贫困学生,30年捐出的资金已达20万元,超过了他全部工资的总和。

  邹春根是江西省新余市水北镇上村的一位普通农民,近10年里,他崇尚公益,坚持无偿献血。据新余市中心血站工作人员统计,截至他最后一次献血时 已累计献血量达1.3万毫升,这相当于3个成年人全身血液的总和,他还曾获得“全国无偿献血金奖”,被人誉为献血英雄。新余“90”后市民何洪成见义勇为 帮助路人抓贼,不幸被歹徒的匕首捅伤,倒在血泊中,后经过四个小时抢救才转危为安。原准备三天后结婚,后在社会各界的大力关心支持下,2014年11月 11日,何洪成在病房里举行了婚礼,何洪成被赞为最美新郎。

  位于新余北湖西路的“新余市志愿服务中心”是全市志愿服务活动的主阵地,,该中心面积约200平方米,为社会志愿服务组织提供办公场所、办公设 施和信息交流等服务。此外,还将在城区广场、公园等大型公共场所设立一批志愿服务站;依托博物馆、图书馆、群艺馆、养老院、福利院等公益单位创建一批志愿 服务活动基地,免费为志愿组织和志愿者提供活动平台。

  新余市计划通过2~3年的努力,在全市建立覆盖城乡的志愿服务组织,努力打造“新余有爱”志愿服务品牌,积极营造全社会尊重、支持、参与志愿服 务活动的浓厚氛围,形成“政府引导、各方参与、服务多元、组织健全、活动规范”的志愿服务工作新格局,力争到2015年,全市志愿者保有人数占全市城区常 住人口总数10%以上,实现全市志愿服务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专业化、普及化、常态化。新余市文明办有关负责人还表示:“下一步,我们将在全市开展‘结 对认亲’‘邻里守望’‘净山净水’等主题志愿服务活动,推行社区志愿服务制度化,加强志愿服务交流培训,在全社会形成奉献爱心、志愿服务的良好社会风气, 使‘新余有爱’志愿服务品牌成为新余的又一张‘城市名片’。”

来源:中国江西网
相关新闻
江西志愿服务网版权声明
1.本网专稿栏内的所有作品,包括标有“江西志愿服务网”LOGO的图片,版权均属于江西志愿服务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经本网授权使用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江西志愿服务网”和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注明“来源:×××”(非江西志愿服务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3.在本网的新闻信息页面上进行跟帖或发表言论者,不代表本网观点,文责自负。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发布之后30日内同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意见建议 | 赣公网安备 36010802000294号
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江西省文明办 主管 | 江西日报社 主办 | 举报电话:0791-86847779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证号:1409348 赣ICP备08100009号-4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6120170003
出版许可:新出网证(赣)字07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B2-20070031 国新网许可证编号:3612008001
新闻投稿:news@jxwmw.cn 文明创建投稿:jx-wm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