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江西省文明实践>> 正文                              查看更多>>
情牵山村留守儿童 省市联动共献爱心
江西省文明实践   2015-03-31 15:05:43  编辑:李芳 作者:黄国良、李芳

3月29日,江西志愿服务网举办的“献爱心,共成长”关爱农村留守儿童亲子志愿活动赴湾里区福和小学进行爱心服务。中国江西网学雷锋志愿服务队及南昌志愿服务联合会共16名志愿者参加了此次活动,本次活动还邀请了全国首批五星级志愿者荣誉称号获得者——南昌的哥文飞共同参与。由于本活动鼓励“亲子志愿”,不少志愿者带着自己的小孩共同奉献爱心。

 在一片山洼中的福和小学

 简陋的教学环境

 

 志愿者们带去的慰问品

孩子们欢快的领取慰问品
志愿者和孩子们一起合影
孩子们渴求知识的眼睛

  上午9点,冒着淅淅沥沥的小雨,中国江西网志愿服务队在南昌志愿服务联合会的工作人员的带领下,一行四辆车满载着书籍、文具、书包、食品和对山村孩子的浓浓关爱之情,一路曲曲绕绕地爬行了两个多小时,到达了此次献爱心的目的地——南昌市湾里区红星乡福和希望小学。这是一所在山洼坡间的一小块平地上建起的学校,条件简陋,四面环山,整个学校只有一、二两个年级共八名学生。学生们均为居住在附近山上山下的留守儿童,离学校最近的一个孩子来校也要走十几分钟的山路。尽管湾里区村村通了公路,但由于山路崎岖难行,村里的人员较少,居住又不集中等条件限制,加上大部分都是老人和小孩,从而鲜有车辆进出村子,更没有营运车辆来往,因此对于这群孩子们来说,要采购一次书籍和学习用品是非常困难的事情。

 当中国江西网的志愿者们拿出了为孩子们准备的课外书时,孩子们均高兴的又跳又叫:“哇,这么多书啊,”,“快看快看,有《寓言故事》,有《千字文》,还有我一直想看《皮皮鲁和鲁西西》”,“我们学校没有图书馆,我们要看书,买书都很不方便,叔叔阿姨,有了这些书,真好,我可以看好久了”。看到孩子们发自内心的感谢,志愿者们倍感自豪和欣慰。中国江西网的志愿者给每个孩子发放了10本由二十一世纪出版社出版的精品课外书籍,并勉励逐个地鼓励每个孩子要好好读书,长大了要做一个有利于国家有利于社会的人。南昌的哥文飞给每个孩子分别发放了一个双肩书包和一个文具盒,以及一桶牛奶饼干。有心急的孩子,现场就把书包背在的身上,还有的孩子打开了饼干懂礼貌的邀请志愿者们一起分享。

  据悉,“亲子志愿”是江西志愿服务网推出的一个志愿服务项目,鼓励夫妻两人带着小孩进行志愿服务,服务对象主要面向老、弱、病、残等弱势群体。以亲子形式参加志愿服务,既可以帮助他人,又可以达到提升亲子关系和对孩子进行爱心教育的目的。朝气蓬勃的亲子搭档与奉献社会的志愿服务走到一起,甫一开始就受到社会各界热捧,很多志愿者致电本网了解详情。参加东乡首站献爱心的志愿者表示,将温馨、亲切的家的感觉带给服务对象,从不同的角度向服务对象传递关怀,这种志愿服务方式和组合值得提倡和推广。“以前志愿者去敬老院,一般都是慰问老人和帮他们做家务,但是,亲子志愿者的出现,让老人们感受到一种家的温暖,甚至有种儿孙满堂、儿孙绕膝的感觉。”中国江西网的志愿者对记者说。

  江西志愿服务网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亲子在共同合作、服务他人的过程中,一方面家长能够做好标榜作用,带动孩子投入到活动中,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质,在帮助他人时,获得自我的成长与收获;另一方面,小朋友积极参与到活动中,甚至带动家庭其他成员的参与及关系促进,亲子和谐关系得到了增强。亲子志愿服务在服务与传递志愿精神中,突出了亲子间的互带作用、共同成长的特点,强烈表现出生命传承、相互感染之意义。”

  亲子志愿服务活动也得到了社会上许多爱心人士的支持。21世纪出版社社长张秋林代表全社向活动组织方捐赠了价值五万元的儿童励志图书,委托志愿者向留守儿童表达关爱。江西未来之星教育传播公司也向本次活动捐赠了400多本有关雷锋精神和720多本从小学到初中的安全教育方面书籍,也委托志愿者向农村的留守儿童表达关切和爱心。

 

来源:江西志愿服务网
相关新闻
江西志愿服务网版权声明
1.本网专稿栏内的所有作品,包括标有“江西志愿服务网”LOGO的图片,版权均属于江西志愿服务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经本网授权使用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江西志愿服务网”和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注明“来源:×××”(非江西志愿服务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3.在本网的新闻信息页面上进行跟帖或发表言论者,不代表本网观点,文责自负。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发布之后30日内同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意见建议 | 赣公网安备 36010802000294号
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江西省文明办 主管 | 江西日报社 主办 | 举报电话:0791-86847779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证号:1409348 赣ICP备08100009号-4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6120170003
出版许可:新出网证(赣)字07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B2-20070031 国新网许可证编号:3612008001
新闻投稿:news@jxwmw.cn 文明创建投稿:jx-wm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