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又是一年一度的学雷锋活动月。在赣州的大街小巷、社区乡村、公园广场,随处可见志愿者做好事的身影,到处涌动着爱心热潮。
事实上,这样的公益行为并非仅在3月发生的应景活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市民加入到志愿者队伍中来,赣州志愿服务走向常态化,凝聚起强有力的公益力量。
近日,记者走访了赣州中心城区部分志愿者及志愿组织,了解赣州志愿服务发展情况。
单兵作战
我奉献我快乐
胡利平,是来自抚州市的理发师,他和妻子在章贡区经营一家美发店。出于对公益事业的热情,他创办了“丽人缘”爱心行动公益组织,但这是一个“不动的营盘流动的兵”的组织,他说,他的团队就是他个人,流动参与公益活动的是他的顾客和学员。
日前,胡利平自筹资金并通过章贡区荷包塘社区党总支牵头向党员干部进行募集,购买了一批棉袄和玩具,捐赠给赣州慧聪、启音等机构的自闭症和聋哑儿童。为什么要募集资金统一购买棉袄和玩具,而不是大家随意捐赠呢?胡利平说,各家各户捐的话,东西肯定是不一样的,这可能导致孩子们产生攀比心理甚至互相争夺,好事反而会变成坏事。如果所捐的东西是一样的,孩子们觉得公平,就不会攀比,可以避免不必要的矛盾。
为何投身公益事业?胡利平说,他出生于农村贫困家庭,十几岁就出来打工,学的是美发,没读什么书,现在自己已经是做父亲的人,一想到社会上还有一日三餐没有着落的孩子,他深深感到爱的重要,应该献出自己的爱心,去帮助那些贫困的孩子。于是,他利用自己当美发培训老师的机会,动员每一期的学员学雷锋,条件好一点的学员捐钱,条件不好的出力。他说,只要是有困难的孩子,他都愿意免费为他们理发。他也愿意免费教家里有自闭症孩子的家长学理发,因为自闭症孩子好动,除他们的父母外,旁人很难给他们理发。
“因为奉献,我感到很快乐”,胡利平说,他更多的是充当鼓与呼的角色,依靠的是他店里的顾客和学员。面对一些怀疑的目光时,他则凭着自己的人品、资金流向的公开来做好事,因而坦然。
抱团结盟
以爱之名传递正能量
有的人学雷锋是单干,但更多的人因为共同的公益信念走到了一起,形成了相对固定的团队。
章贡区一名机关干部熊女士热衷于公益事业,和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做了许多好事。她告诉记者,大家都有一颗爱心,坚持着学雷锋的信念,便走到了一起,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日子这样过,感到很充实。
目前,还有一些以各种名义形成的圈子或微信群、QQ群,他们在活动之余,也会自发做好人好事,或出钱,或出力。记者曾随一户外运动俱乐部骑自行车去杨仙岭,活动结束之时,大家用了半个多小时义务清理了山上的塑料袋、矿泉水瓶等垃圾。他们说,这样的活动才有意义。
爱好广场舞的中老年大妈有自己的“剧团”,到福利机构、社区、乡村义务演出是常事,没有报酬照样全身心投入。章贡区社会福利院的工作人员介绍,爱心演出平时就有,至于过春节、儿童节、重阳节等重大节日,自发前来慰问的团队就更多了。
当然,也有一些学雷锋活动需要有专业技能的人才能做,如赣州市医疗急救中心就有一支经过培训的志愿急救队伍,人员主要来自赣南医学院、赣州卫校的学生,他们目前已形成我市院前急救力量的延伸与补充。
有效引导
志愿服务走向专业化
章贡区文明办工作人员在接受采访时说,个体公益行动较难形成影响力,社会上、网络上的民间群体在开展活动上又存在一定的偶然性,“想要凝聚成更大的公益合力,就必须对志愿服务活动进行有效的引导,让志愿服务走向专业化、常态化,这样才能让一次活动、一个团体引发全社会参与志愿服务的蝴蝶效应。”
据了解,早在1993年,章贡区就成立了第一支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后来,又相继成立了章贡区志愿者协会、赣州爱心联志愿者协会、赣州温馨联志愿者协会、厚德医院医疗专家志愿服务队等民间志愿者团队,广场、公园、旅游景点、超市门口等公共场所均设有便民服务站点,并建立起了区、街道(镇)、社区(村)三级志愿服务组织网络。
不仅如此,章贡区还专业打造了章贡区志愿者协会、爱心QQ群及智慧社区预约志愿服务平台等三大志愿服务平台,通过发挥党群团体作用,整合民政、教育、残联、妇联、团委、社区等部门和机构的公共资源,将低保户、大病救助对象、贫困生、困难残疾人、五保户、空巢老人等信息进行整理,形成“爱心资源信息库”。
为使志愿服务活动向专业化、常态化开展,章贡区下功夫办好主题志愿服务活动。去年,围绕与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及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主题,开展了“同住一座城 共爱一个家”市容环境整治、“小手拉大手 文明向前走”文明城市创建、“我们的节日”主题文化展及围绕社区空巢老人、孤寡老人的“邻里守望”等四大主题志愿服务活动,凝聚起全民参与志愿服务的力量。该区还从完善管理机制入手,建立了志愿者注册机制,建立志愿者实名登记档案,志愿服务采取手机打卡计时的方式进行规范管理。
如今,志愿服务已经覆盖城乡,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志愿者的身影,更重要的是形成了一套良性循环的工作机制,志愿服务不断走向专业化和常态化。据了解,章贡区在江西省志愿服务网注册的志愿者人数达4.78万人,志愿服务时长83.7万小时,志愿服务成为我市一股强大的向上力量。
江西志愿服务网版权声明 |
1.本网专稿栏内的所有作品,包括标有“江西志愿服务网”LOGO的图片,版权均属于江西志愿服务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经本网授权使用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江西志愿服务网”和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注明“来源:×××”(非江西志愿服务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3.在本网的新闻信息页面上进行跟帖或发表言论者,不代表本网观点,文责自负。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发布之后30日内同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