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江西省文明实践>> 正文                              查看更多>>
咽拭子采样医务志愿者:与隔离对象“负距离”接触
江西省文明实践   2020-02-28 15:25:37  编辑:徐芳芳 作者:王剑 陈玉霞 欧阳依力

面对风险,徐冬梅说:“作为医护人员,我们责任在肩,只有做到了精准取样,保证每项检测结果准确无误,才不负这身白衣。现在是非常时期,能为国家出份力就出份力,这样的机会不是天天都有。”新余市人民医院供图

  (抗击新冠肺炎)咽拭子采样医务志愿者:与隔离对象“负距离”接触

  中新网南昌2月26日电题:咽拭子采样医务志愿者:与隔离对象“负距离”接触

  作者王剑陈玉霞欧阳依力

  检测新冠肺炎患者密切接触者是否感染,其中一项重要检查便是咽拭子核酸检测。看似简单的咽拭子采样,是疫区一线最为危险的操作之一。作为“采样特别小分队”的一员,徐冬梅需要与隔离对象“负距离”接触,与新冠病毒正面交锋。

作为“采样特别小分队”的一员,徐冬梅需要与隔离对象“负距离”接触,与新冠病毒正面交锋。新余市人民医院供图

  主动请缨加入“采样特别小分队”

  2月26日,全副武装的徐冬梅提着采样箱,来到江西省新余市一名曾与新冠肺炎患者密切接触正在执行居家隔离的市民家中,进行核酸检测的采样。

  在徐冬梅的指导下,一名新冠肺炎患者密切接触者尽量把嘴张大,头向上扬起。徐冬梅将一根长长的棉签平行插入被检测女子的咽喉部,直到与鼻咽后壁接触,轻轻旋转,停留5秒吸附分泌物,再慢慢移出拭子,并迅速将样本放入采样管中、盖好……

  本月初,徐冬梅主动请缨参与核酸检测的采样工作以来,这样的过程她已经重复了上百次。

  徐冬梅是新余市定点救治医院——新余市人民医院疼痛康复科副主任医师。大年初三开始,她穿上防护服到发热门诊接诊,常常一个班需要面对近四十名发热患者,长达六个小时不能喝水、不能上厕所。

2月26日,全副武装的徐冬梅提着采样箱,来到江西省新余市一名曾与新冠肺炎患者密切接触正在执行居家隔离的市民家中,进行核酸检测的采样。新余市人民医院供图

  由于疫情的发展,新余市开展流行病调查工作,需要医务志愿者对密切接触者进行核酸检测采样。

  得知这一消息,徐冬梅和同院的肿瘤四病区负责人杨灵、消化内科黄菊萍副主任医师、神经内科何琪副主任医师等四人主动请缨,成立由杨灵担任组长的“采样特别小分队”。

  经过咽试子采样学习培训后,当晚,徐冬梅便从家里带上换洗衣物和生活用品,把两个儿子托给家人照看,来到指定酒店居住。

  “患者一咳嗽,医生抖三抖。”

  “患者一咳嗽,医生抖三抖。一个张嘴的动作,可能产生携带病毒的飞沫。特别是当喉咙里出现异物,很多被检测对象会忍不住干呕、咳嗽甚至打喷嚏,这样就更危险了。”徐冬梅说,每采集一份标本,就要承担一次被感染的风险。因此,每次取样时,都会屏住呼吸,动作轻柔,尽量减少对被检测对象的刺激。

  相较于集中隔离点的工作,社区入户采样的难度要大很多。

  “有的密切接触者不愿意接受排查,一看到我们穿着防护服就特别排斥,不让我们进屋。也有些小朋友哭闹、不配合,一直往后躲。”遇到这种情况,徐冬梅和队员们每每都耐心解释,“被检测对象安心了,大家也安心了。”

  为了尽可能做好自我防护,“采样特别小分队”都必须穿好全封闭防护服,戴上护目镜、N95口罩等,防护服常常一穿就是七、八个小时。

  全副武装之下,憋闷、缺氧最为常见,护目镜很快就被水雾挡住视线,加上护目镜的压力,徐冬梅的脸上被压出了水泡。“水泡破了感染风险更大,所以,我会在鼻子上贴一个减压贴。”徐冬梅说。

  “儿子说,要为疫情防控贡献力量”

  由于长时间暴露在高风险的工作环境中,徐冬梅已经二十多天没有回家,一直在指定酒店自我隔离。

  “想儿子的时候就通过视频电话,有时候电话打过来,我恰好穿着防护服在工作,等我忙完了再打过去,孩子们都睡着了。”说起家人,徐冬梅的眼神变得越发柔软起来。

  “这段时间,孩子们变得更懂事了。他们托我向市红十字会捐款,每人捐了500元‘巨款’,这几乎是他们所有的‘家当’,都是平时好不容易攒的压岁钱、生日红包、学习奖励。儿子说,看到我这么辛苦,也希望能够跟妈妈一样,为疫情防控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面对风险,徐冬梅说:“作为医护人员,我们责任在肩,只有做到了精准取样,保证每项检测结果准确无误,才不负这身白衣。现在是非常时期,能为国家出份力就出份力,这样的机会不是天天都有。”

来源:中国新闻网
相关新闻
江西志愿服务网版权声明
1.本网专稿栏内的所有作品,包括标有“江西志愿服务网”LOGO的图片,版权均属于江西志愿服务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经本网授权使用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江西志愿服务网”和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注明“来源:×××”(非江西志愿服务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3.在本网的新闻信息页面上进行跟帖或发表言论者,不代表本网观点,文责自负。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发布之后30日内同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意见建议 | 赣公网安备 36010802000294号
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江西省文明办 主管 | 江西日报社 主办 | 举报电话:0791-86847779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证号:1409348 赣ICP备08100009号-4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6120170003
出版许可:新出网证(赣)字07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B2-20070031 国新网许可证编号:3612008001
新闻投稿:news@jxwmw.cn 文明创建投稿:jx-wm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