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江西省文明实践>> 正文                              查看更多>>
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里发出“好声音”
江西省文明实践   2020-06-01 21:45:46  编辑:陈晗子 作者:许春花

 7.jpg8.jpg 

      5月8日至5月9日,在吉安市吉水县文峰镇龙田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和金滩镇卧虎岭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分别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好人故事会”。“中国好人”肖晓明、“江西好人”陈志娟、援鄂英雄胡万峰走进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现场与大家分享自己的故事,和大家共同交流一路走来的心得体会。他们用质朴的语言、生动的事例和真挚的情感引导村民以高尚的道德标准对待社会、对待他人、对待工作、对待家庭、对待自己。

  “今后,只要身体允许,公益之路就会一直坚持下去”。肖晓明,携手妻子23年载,做好事5000余件,成为群众夸赞的“最美夫妻”。肖晓明坚持捐资助学,捐款60余万,资助贫困学子30多名,成为孩子心中的“爱心爸妈”。创建“吉水扶残助残创业者协会”,扶贫帮困,施技解难,帮助200多名残疾人就业创业,免费提供修脚服务13万余人次,成为残疾人的“守护使者”。肖晓明讲述了自己如何身残志坚,在扶残、助残道路上为残疾人撑起一片天的经历,还用自己所学传授现场的老人们如何缓解腿脚疼痛和足底按摩的一些知识。即将分娩的准妈妈周慧莲说:“听了他们的故事,看了他们的视频短片让我深受感动,世上还是好人多。”

  “我永不放弃,决不抛弃,希望能用自己的爱心和亲情、家人的支持和协助,挽救亲人的性命,拯救父母兄长的家庭,即使在苦难中我们也要品尝生活和生命的美好”!身兼贤妻、良母、孝女、孝媳的角色,陈志娟悉心照料病残长辈家人,用孝和爱促使家庭祥和融洽,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孝、敬、仁、爱”的深刻内涵。为亲人织就幸福港湾;为瘫痪兄长家庭,垫钱还债,养育双侄,为孩子撑起成长蓝天……陈志娟真实感人的故事、饱含深情的宣讲,让活动现场群众留下感动的眼泪,离场时好多村民都特意找到陈志娟安慰并鼓励她。一位80多岁的老奶奶流着眼泪拉着陈志娟的手说:“姑娘,你真是个好女儿,你受苦了,努力,生活会越来越好的。”


  “我年轻,身体条件好,又是医学防控专业,防疫工作需要,我就上!作为一名防控工作者,支援武汉抗疫是我们医务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胡万峰,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战“疫”中的吉水首个援鄂英雄。他临危受命、义无反顾、逆行出征,用无畏、敢干的精神完成了党和国家交给的任务,不负韶华,不辱使命,为吉水增光添彩。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胡万峰分享了自己勇于担当,逆流而上,深入武汉一线参与疫情防控的英勇事迹,现场众人为这位90后的小伙子竖起大拇指,小学生兴奋的纷纷拿出日记本请“英雄”胡万峰签名并合影留念。

  有温度的故事,传递着榜样力量;有聚力的“磁场”,营造着孝老敬亲氛围;最无声的浸润,带动着文明实践新风尚的形成。三位好人用质朴的语言、生动的事例和真挚的感情,畅谈和分享心得体会,在场的党员、干部、村民静静地听着,会场上时而寂静无声,时而掌声不断。每一个好人故事都充满正能量,感人至深,催人泪下……

  一个个典型、一群群好人、满城新风,来自群众中间的身边好人已成为吉水精神文明建设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引领着城市的文明风尚,传递着道德的正能量。近两年,吉水县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变成了宣传和传播好家风、新风尚的小小“能量场”。

  “他们的故事深深地打动了我,听完他们的故事心中久久不能平静,希望今后能做像他们一样坚强善良的人。”金滩镇卧虎岭还是学生的王欣颖眼里噙着泪光,深受感动。“这些好人故事就像一本本心灵教科一书,唤起我们心底最深层的感知。相比从媒体上看到的好人故事,这样的亲身讲述更具感染力,不仅有“温度”而且更显“深度”。”吉水县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肖建军非常用心地开展一系列“好人文化”,不断引领社会道德风尚。

  近年来,吉水县通过“评好人”“敬好人”,广泛开展好人故事会、好人事迹展览活动,激活放大“好人效应”,进唱响“吉水好人文化”品牌。在城乡重要位置建设“好人广场”“好人长廊”等,组建“好人宣讲团”进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说、唱、讲”传播好人故事,用群众身边看得见、学得到的凡人善举,不断提升群众道德素养,构建崇德向善的社会氛围。截至目前,2人荣登“中国好人”,5人荣登“江西好人”,4人当选“吉安好人”。

来源:江西文明网
相关新闻
江西志愿服务网版权声明
1.本网专稿栏内的所有作品,包括标有“江西志愿服务网”LOGO的图片,版权均属于江西志愿服务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经本网授权使用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江西志愿服务网”和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注明“来源:×××”(非江西志愿服务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3.在本网的新闻信息页面上进行跟帖或发表言论者,不代表本网观点,文责自负。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发布之后30日内同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意见建议 | 赣公网安备 36010802000294号
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江西省文明办 主管 | 江西日报社 主办 | 举报电话:0791-86847779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证号:1409348 赣ICP备08100009号-4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6120170003
出版许可:新出网证(赣)字07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B2-20070031 国新网许可证编号:3612008001
新闻投稿:news@jxwmw.cn 文明创建投稿:jx-wm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