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江西省文明实践>> 正文                              查看更多>>
鹰潭市推动志愿服务常态发展纪实
江西省文明实践   2014-06-10 10:08:23  编辑:李芳 作者:邵帅 记者 黄越

  “在等候竹筏的过程中,游客朋友们别忘了可以拿手机连接景区新近开通的WIFI服务哦,玩玩游戏、看看新闻,等待的时间很快就会过去的。”来自鹰潭师院的黄黎妹是一名在校大学生,她放弃“五一”假期出行游玩的机会,来到游客密集的龙虎山竹筏码头当起了一名志愿者。三天小长假,我市青年志愿者协会的56名志愿者分散在龙虎山景区四个游客密集区域,从事咨询、引导、救助等志愿服务工作。他们人均每天服务时间6小时,最长者达9小时,服务游客近千人次。

    志愿者们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哪里有需求就往哪里去,早出晚归,热情服务,乐此不疲,将爱化在点滴之间,唱响一首首奉献赞歌。

    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强志愿者队伍管理,完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立足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以常态化志愿服务为主线,创新方式,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志愿服务持续健康发展,开创了鹰潭志愿服务新局面。

    队伍建设 人人都是志愿者

    徐大姐做志愿者十年了,日前,她拉上即将大学毕业的儿子参加志愿者活动,一同体会当志愿者的快乐与付出。如今,志愿服务在全市蔚然成风,营造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社会风尚。

    开展志愿服务的主体是志愿者,基础在于队伍建设,广泛招募志愿者是重要的引援方式。我市除了采取传统的招募方式,还根据服务项目、特色活动面向社会公开招募志愿者;同时紧紧抓住“三五”、“五四”等重大节庆日,以组织注册、社会注册的形式开展注册活动,并动员和组织青少年学生加入志愿者队伍。全市所有志愿者按照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章程进行统一编号、统一管理。去年,全市共招募消防、医疗、社区等不同领域的志愿者700余名,全市已累计注册志愿者1万余名。

    值得一提的是,通过对全市爱心组织和人员的摸底调查,原本自我集聚的300名网络志愿者归拢在团市委志愿者协会名下,成立了鹰潭市青年志愿者协会网络分会。一次次爱心活动,播下一颗颗爱心的种子,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该协会荣膺“鹰潭市优秀青年志愿服务集体”,副会长熊波先后获得2013年度“江西好人”、鹰潭“五四”青年奖章、“感动鹰潭·十佳新人新事”荣誉称号。

   “网络分会的成立,加强了我市志愿者队伍建设,意义不仅仅在于增加了人数,更在于志愿者队伍管理系统的应时升级,一个完整、严密的相互联系、相互协调的志愿者队伍已见雏形。”团市委志愿者工作负责人如是说。

    通过不断扩大志愿服务参与面,让志愿服务人人都可参与。全市各市直单位志愿者组织根据单位青年人数,基数化、常态化配置青年志愿者,党员带头,以身作则。此外,今年3月,我市举办“晚霞映党旗、共筑中国梦”活动,3900余名离退休党员干部成了主角,充分发挥他们独特的智慧优势和经验优势,推动全市老干部党员志愿服务工作规范化、常态化,为我市各项事业发展发挥余热。

    志愿者队伍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少不了制度化建设这一基石。通过不断完善内部建设、相关规章制度,我市志愿者队伍之间的横向联系得以加强,各部门工作进行了系统分工,队伍内各部门的职责和权限得到进一步明确。

    创新形式 处处留有身影

    多年以来,我市关爱特殊群体、老年人、农民工子女,保护母亲河,暑期“三下乡”等志愿服务办得有声有色,已列为常项志愿服务行动并长期坚持。其中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行动更是一项品牌工作,先后开展了“沃·爱”、“为了那些花儿绽放”、“心手相牵·快乐成长”三项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行动;组织青年志愿者组织和青年志愿者先后与2000余名农民工子女进行“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多对多”的结对,开展以学业辅导、自护教育、爱心捐赠等为主要内容的志愿服务200余次,累计捐款捐物30余万元。

    助力他人,成就自我。现在,只要你有一颗乐于奉献的爱心,志愿服务就处处可行。尤为可喜的是我市将志愿服务与市委、市政府重大发展战略、各行各业具体工作相融合,创新志愿服务形式,有机整合行业信息、技术、人才等资源,广泛开展文化体育、环境整治、国家园林城市创建等专业性志愿服务活动,拓宽了服务领域,实现了志愿服务全天候、全覆盖。   

    去年,鹰潭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背后有志愿者的辛勤付出。志愿服务与创建工作紧密结合,动员全市大中专院校志愿者服务队开展签名承诺、认绿、爱绿、护绿及保护生态环境相关的志愿行动;组织志愿服务小分队上街进行文明劝导、保护生态环境宣传;推进共青团生态文明林建设,组织志愿者到已有的生态文明林开展养绿、护绿活动,有力推动了各项筹备工作地顺利开展,极大地提升了创建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实践培训 人人要当专业户

    由于志愿者来自各行各业,知识、技能掌握程度也不尽相同,怎样整合志愿者资源,在“有需求,有服务”的新型社会供需关系中发挥最大能量,是多数志愿者队伍面临的问题。

    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强志愿者教育培训实践,通过入门培训、岗前培训和骨干培训,提升志愿服务专业化水平;依托社区资源和景区资源,开展体验式、互动式培训,为志愿者提供广阔的实践舞台;在服务窗口行业中组建专业志愿服务队,推进志愿者队伍专业化、规范化建设。

    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映山红”爱心助学志愿者行动是中央企业志愿活动的一个重要品牌,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活动坚持了十年之久,是志愿服务专业化的一个典范。这样一支专业的爱心助学志愿者队伍就在鹰潭,就在洪门水电厂。今年伊始,为学习专业化志愿服务经验,提升我市志愿服务水平,我市青年志愿者协会与中电投江西洪门水电厂的“映山红”爱心助学志愿者队伍共同组织志愿活动,相互配合,学习交流,向专业化建设迈出了新的一步。

    不久前,青年志愿者孙欲晓参加了团中央在井冈山举办的中国青年志愿者助残“阳光行动”暨共青团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行动骨干人员培训班。带着专业的培训成果归来,结合以往的志愿服务实践,活学活用,孙欲晓制定了一套我市青年志愿者“一对一定向服务的培训计划”,并即将启动。只有加大志愿者培训力度,将志愿服务专业化,才能让“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精神成为一种信仰,照亮更多的人生。

    点滴之间彰显大爱,志愿服务光荣而崇高,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我们欣喜地看到,越来越多的青年朋友加入到志愿者的行列中,甚至连离退休党员都积极参与发挥余热。志愿服务常态化发展体现了我们这座城市人人敢于担当、人人乐于奉献、人人争当好人的精神品质,也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


来源:鹰潭日报
相关新闻
江西志愿服务网版权声明
1.本网专稿栏内的所有作品,包括标有“江西志愿服务网”LOGO的图片,版权均属于江西志愿服务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经本网授权使用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江西志愿服务网”和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注明“来源:×××”(非江西志愿服务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3.在本网的新闻信息页面上进行跟帖或发表言论者,不代表本网观点,文责自负。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发布之后30日内同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意见建议 | 赣公网安备 36010802000294号
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江西省文明办 主管 | 江西日报社 主办 | 举报电话:0791-86847779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证号:1409348 赣ICP备08100009号-4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6120170003
出版许可:新出网证(赣)字07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B2-20070031 国新网许可证编号:3612008001
新闻投稿:news@jxwmw.cn 文明创建投稿:jx-wm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