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江西省文明实践>> 正文                              查看更多>>
为家园增绿添彩 共赴“春天的约会”
江西省文明实践   2024-03-25 09:12:21  编辑:陈晗子 作者:伍群珍/文 邹昕松/图

64.jpg

65.jpg

66.jpg

  扶树苗、挥铁锹、填新土……3月23日上午,由江西日报社(江西报业传媒集团)、江西省林业局、江西省生态环境厅联合主办,安义县林业局、安义县乔乐乡人民政府承办的“我为祖国增绿添彩”线下植树活动,在乔乐乡举行。当天,近200名幸运读者共同挥铲种树,为江西“添绿”。

  策划:龚莉芹  吴欣荣

  线上线下“添绿”

  春风吐绿,草木初萌,植树播绿正当时。本次“我为祖国增绿添彩”活动,推出了H5《春天来了,我们一起去植树》,网民仅需动动手指,就能认领树苗并完成线上植树。活动一经推出,就吸引了众多网民踊跃参与。

  为推动国土绿化,23日上午9时,被抽中参加线下植树的读者乘坐大巴抵达乔乐乡植树点。

  “很高兴能参加这个活动,早上6点,我就从瑶湖坐地铁赶过来。”读者王雪莹表示,“春天踏青种树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我之前一直都在线上种树,今天终于有机会在线下种下一棵树。”

  共栽新绿  增长见识

  本次活动提供的树苗以桂花树和樱花树为主,树种较大。为普及植树的相关知识,安义县林业局特意安排了林业专业技术人员到现场指导,讲解种树的要领:“树苗放进坑,然后埋土,埋至与地面相平时踩实。栽好后在树穴周围用土筑成高15至20厘米的土堰,利于浇水时挡水。浇水后再覆盖一层土减少水蒸发,提高树苗成活率。”

  现场工作人员给每棵树苗安排了至少两人共同种植。“今天是我第一次植树,原来植树也是一门学问。”读者李子凌女士说,“今天也是我的生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种下一棵树,非常有意义。”

  现场还有不少小朋友争着抢着加入植树队伍,小朋友们拿着比自己还高的铁锹,一点一点撬动旁边的土堆,用力将泥土推向事先挖好的土坑中。13岁的吕奕晗和父母一起参加了植树活动,她笑着说:“今天我终于体会到了,种树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读者黄梅芳说:“这次植树活动非常精彩,我们不仅体会到了劳动的快乐,也感受到了春天的生机。”

  植树现场到处都是忙碌的身影。大家热情高涨,挥锹填土、压实浇水。当天11时许,大家把近百棵桂花树、樱花树全部栽种完毕,原本光秃秃的小山好像站立起了一排排绿色哨兵。

  大家纷纷拿起铁锹和水桶,与自己种下的树合影留念。还有网友现场拍视频在朋友圈晒劳动成果,“看,我今天种的树,下次再来,看看这些自己亲手栽下的树木。”

  户户见绿  绿美乡村

  据了解,截至今年3月上旬,安义县适龄公民参加义务植树8.5万余次,共植树并抚育管护树木26万余株,推动形成爱绿、植绿、护绿的全民绿化氛围。

  今年春季以来,安义县深入开展全县乡村植树增绿行动,要求村庄内每家每户门前至少栽种2株绿化树或果树,对于门前硬化地面宽度超过6米的地段,进行破洞种树,以实现户户见绿的效果。截至目前,该县共打造乡村植绿增绿村庄和道路示范点(段)78个,新栽种景观绿化和果树苗木1万余株。

  同时,为深入开展推进绿美乡村建设,乔乐乡见缝插绿、植绿增绿,突出“村庄果园”“村庄花圃”等绿美乡村特色,共打造乡村植绿增绿村庄5个和秀美公路5公里,新栽种景观绿化和果树苗木上千株,主要选择乡土树种及老百姓喜欢的果树等,如桂花、马家柚、枇杷等苗木。

  在一些地面硬化无法种树的村庄,乔乐乡破洞增绿,用青砖砌花坛数十个,实现处处见绿。针对一些花圃泥土裸露、需要补种绿植的情况,该乡发动党员志愿者、热心居民,与专业技术人员共同开展植绿补绿志愿服务活动。挖坑、栽苗、填土、浇水,合力在村庄路口种上红叶石楠和波斯菊等,让村庄变成花园。

  乔乐乡的植绿增绿只是安义县的一个缩影。安义县林地总面积44.41万亩,占国土总面积的44.8%,森林覆盖率45.62%。2023年,全县完成人工造林7824亩,为省市下达计划任务的103%。

  近年来,我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持续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高标准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据省林业局统计,截至3月15日,全省完成造林面积72.59万亩,占年度计划的90.7%。

来源:江西日报
相关新闻
江西志愿服务网版权声明
1.本网专稿栏内的所有作品,包括标有“江西志愿服务网”LOGO的图片,版权均属于江西志愿服务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经本网授权使用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江西志愿服务网”和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注明“来源:×××”(非江西志愿服务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3.在本网的新闻信息页面上进行跟帖或发表言论者,不代表本网观点,文责自负。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发布之后30日内同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意见建议 | 赣公网安备 36010802000294号
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江西省文明办 主管 | 江西日报社 主办 | 举报电话:0791-86847779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证号:1409348 赣ICP备08100009号-4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6120170003
出版许可:新出网证(赣)字07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B2-20070031 国新网许可证编号:3612008001
新闻投稿:news@jxwmw.cn 文明创建投稿:jx-wm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