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终结艾滋、共享健康”宣传活动;开展“童心探科学、点亮科技梦”筑梦活动;开展“移风易俗、倡树新风”宣传活动……在第39个国际志愿者日来临之际,瑞金市各街道、乡镇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微光可成炬,温暖一座城。“我们持续强化志愿服务体系建设,壮大志愿服务队伍,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最后一米’,让志愿之花处处绽放。”瑞金市委社会工作部副部长黄刚说。
“微心愿”点亮“小幸福”
“我想要一本健康杂志。”不久前,思源社区干部在金都一号小区上户收集微心愿,67岁的老人钟带发娣说出自己的心愿。
钟带发娣离异多年,女儿又远嫁南昌,从工作岗位退休后,生活变得枯燥、不规律,疾病便找上门来。2018年,她被检查出患有淋巴癌,经过多次住院治疗,疾病得到控制,但身体素质却大不如前。
到社区去,当圆梦人。瑞金干部学院党员李春辉看到钟带发娣“微心愿”,便预订了一份健康杂志,及时送到她家中。“既能学到健康知识,又能打发时间,收到杂志心里暖洋洋的。”钟带发娣感激地说。此后,李春辉经常上门给她分享健康知识,为她排解孤独,一起做做家务、打扫卫生、聊聊家常。
“感谢你们为小区清理卫生死角。”“谢谢阿姨送来的书包和文具。”“感谢你们前来协调卫生间漏水问题。”……在思源社区“微心愿”墙上,除了一条条“微心愿”外,还贴满了一张张感谢便笺。这些都是在职党员深入社区开展志愿服务的生动体现。
群众提心愿,干部领心愿,以“微行动”实现“微心愿”。据了解,“微心愿”认领活动开展以来,瑞金市5700余名在职党员组成志愿服务队,到结对社区报到,以个人认领、多人共领等方式开展活动,解决群众身边的“小事”,不断增强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今年10月以来,志愿服务队在18个社区共完成“微心愿”800余个。
“一抹红”变成“一片红”
“科技馆真有意思,好多产品都好神奇,我长大后也想当科学家,发明各种神奇的新产品。”12月1日,志愿者刘仲珍带着刘敏姐妹俩来到市科技馆,让她们在游玩中认识世界、探索世界。
刘敏姐妹俩家庭特殊,父母均患有不同程度精神疾病,家庭生活较为困难。刘敏姐妹俩生活读书都在家附近,很少有机会到瑞金城区等地,看看外面世界,接触外界信息。
6年前,刘仲珍了解到刘敏的家庭困难后,便将她家列为自己的帮扶对象。“我们每年都会给她家送去一些物资,和她们沟通交流,了解她们的生活和想法,带她们出去游玩,更多地接触社会。”刘仲珍说。
作为一名党员志愿者,自2015年加入红都义工联合会以来,刘仲珍连续9年坚持志愿服务,志愿服务时长达1600余小时,受益面达5000余人次。
在瑞金,像刘仲珍这样的志愿者有很多,他们活跃在大街小巷,服务不同领域、不同人群。
近年来,瑞金市搭建红都义工联合会、蓝天救援队、文明瑞金志愿者联合会等服务平台,广泛发展志愿服务队伍,不断拓宽志愿服务领域,让志愿服务延伸到城市文明创建、关爱社区“一老一小”、提供法律和心理咨询等领域,实现从“一抹红”到“一片红”的喜人变化。如今,瑞金“两企三新”等领域的人员纷纷加入志愿服务队伍,目前已有社会志愿服务团体13个。
“志愿之力”赋能“基层之治”
去年,解放路社区迎来老旧小区改造。社区居民听到消息,满心欢喜,奔走相告,憧憬着过上美好新生活。但得知要拆除自家违规搭建的防盗网和钢棚,有些居民却不再吱声,开始抵触拆迁工作。
“院里有退休领导,先拆他家的。”“别人家问题比我多,先拆他们的,我肯定跟上。”……在象湖城市花园,很多住户不肯先拆自己家的防盗网和钢棚,拆迁工作停滞不前。
院看院,户看户,居民看领导。社区干部打算从院内某名退休干部这里打开突破口,但他总以各种理由搪塞过去。“我和他私交好,让我试试。”“小巷管家”志愿者谢苏平主动请缨。
谢苏平约其喝茶,聊生活、聊家庭、聊身边故事,再把话题过渡到拆迁。“拆了旧的,装了新的,还能解决你家楼顶漏水难题,再接上天然气,这就是新生活的开始……”几个小时下来,谢苏平两人聊得开心,拆迁难题也迎刃而解。
在“小巷管家”的协助下,解放路社区顺利拆除防盗网和钢棚共8万余平方米,拆除违章建筑600余处。
近年来,瑞金市聚焦社区治理难题,在各社区组建由退休干部、退休职工、普通居民等组成的志愿服务队伍,广泛开展政策宣传、矛盾调处、治安巡逻、社区服务、文明创建、市政服务等志愿活动,进一步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米”,破解基层治理难题,实现基层治理微循环,形成社区共建共治共享新局面。今年以来,“小巷管家”开展各类活动1800余次,受益群众超7800人次。
江西志愿服务网版权声明 |
1.本网专稿栏内的所有作品,包括标有“江西志愿服务网”LOGO的图片,版权均属于江西志愿服务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经本网授权使用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江西志愿服务网”和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注明“来源:×××”(非江西志愿服务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3.在本网的新闻信息页面上进行跟帖或发表言论者,不代表本网观点,文责自负。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发布之后30日内同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